今年来,三穗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体目标,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组织领导、乡村振兴、团结奋斗,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聚焦组织领导,凝聚民族工作高效开展新合力。一是持续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任务划分到全县各级各部门,激发各领域“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发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统战民宗牵头抓总、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格局,高位高效推动民族工作开展。二是紧扣“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基层”的工作理念,制定印发了《三穗县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八进”活动实施办法》,明确了2021年民族团结创建目标和主要任务,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协调配合、目标考核、经费保障、督促检查、宣传引导等工作机制,通过分类施策、精准发力,有效形成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强大合力,助推民族团结进步遍地开花。今年来,持续按照全县人口人均2元的标准核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费;组织召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调度会3次,到创建单位开展督导20余次,有效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走样、不走虚、不走偏,助推创建工作提质增效。
聚焦乡村振兴,增添民族地区持续发展新动力。一是通过会议、座谈等多种形式,将党史学习教育宣讲与民贸民品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政策讲解充分融合,印制发放《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扶持政策资料汇编》,鼓励和引导民贸民品企业申报贷款贴息资金,为做大做强民贸民品企业创造良好条件。今年来,全县共有8家民贸民品企业申报贴息贷款8009万元,申请贴息资金103.24万元,位列全州第一,有效助推民贸民品企业带动1000余人就业增收。二是积极向上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坚持公开、透明、注重实效的原则,对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实行项目化管理,并与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充分结合,将第一批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用于发展十个民生基建项目,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县级清单,高效推动民族地区持续发展。今年来,三穗县争取到中央、省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共520万元,实施项目21个,助推11个乡镇(街道)、18个村(社区)持续发展,2万余名群众直接受益。
聚焦团结奋斗,激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新活力。一是紧扣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和上级有关工作要求,制定《三穗县民宗局关于开展“双语”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四史”活动工作方案》,通过集中宣讲、院坝会宣讲、“双语”广播等多种形式,在易搬社区和少数民族村寨掀起“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四史”宣讲热潮,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自觉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今年来,在台烈寨头、良上贵槐、雅中等民族村寨开展苗语宣讲6场500余人;在款场龙脚、台烈寨头、良上雅中、巴冶等四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持续开展“双语”广播宣传。二是通过单位主动申报一批、下达任务申报一批、宣传发动申报一批机制,积极引导全县各级各部门申报州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全面激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活力。同时,紧扣“六个一批”试点工作,在杨至成将军纪念馆、县委党校、彩虹社区率先建立一批教育基地、培训基地、示范样板,推动形成“县委党校-彩虹社区-将军纪念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学习链条,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成果。今年来,成功创建62个州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累计成功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8个、州级121个;建成了彩虹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宣传教育中心”、县委党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基地”、杨至成将军纪念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有效推动我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