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网站 | 贵州省政府网站 | 个人中心| 无障碍| 关怀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要闻
黔东南州民宗委五强化推动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振兴
2022-10-27 11:04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一是搭建传承平台,强化政策扶持。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习所申报命名,优先将其纳入民贸民品企业认定名单,并给予民贸民品优惠政策和适当扶持,帮助开展传统手工艺传承培训和发展壮大产业,形成了特色突出、带动有力、传承有效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基地。截至目前,全州申报认定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习所160家,涵盖刺绣、蜡染、竹编、剪纸、木雕、银饰制作、芦笙制作等。认定民贸企业206家,其中手工艺企业27家。2018年来,落实贷款贴息资金1267.65万元,撬动了4.4亿元流动资金贷款扶持民贸民品企业发展。

  二是加大资金支持,强化示范引领。2022年共安排资金689.2万元用于支持从江县丙妹镇尧等村“创和苗绣产业农文旅融合发展基地”、黄平县旧州镇冷水河社区苗绣加工基地、丹寨县卡拉村国春银饰手工产业发展项目等6个苗绣贵银产业项目建设,扶持从江祖英刺绣有限公司、台江县水姑娘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施秉县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雷山县阿妮绣业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作为民族传统手工艺企业示范建设。同时将苗绣、贵银产业纳入民族特色村寨旅游融合发展,目前20个示范村寨已投入资金7239.6万元,涌现出台江长滩村、凯里青曼村、施秉高碑村等一批典型。

  三是选建传承主体,强化人才培养。积极开展“双培”“推普兴乡”行动,将推广国家通用语言和刺绣、竹编、蜡染、银饰制作等传统手工技艺作为技能培训内容,普及普通话的同时,又促进传承人在培训中不断提升“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能力。2018年以来,累计举办专题培训2560场次,完成培训43.59万人次,投入资金2286万元,实现就业创业28730人。深入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将蜡染、刺绣、雕刻及民族服装服饰等特色手工课程纳入教学内容,强化民族特色知识和技艺教育,培育传承人才。全州建有省级民族文化进校园项目学校52所,州级项目学校104所,在省、州项目学校的示范带动下,全州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达1000多所。积极选派手工技艺传承人才参加贵州民族传统手工艺领军人才培训和民族民间工艺大师评选,现全州有民族刺绣、民族剪纸、民族银饰、民族建筑等工艺大师102名。

  四是创建产业品牌,强化价值提升。积极进行民族传统手工艺的挖掘,加强“黔系列”品牌打造,申报认定“黔织”“黔绣”“黔茶”“黔珍”“黔食”等“黔系列”品牌产品47个。丰富“黔系列”品牌宣传方式,邀请多家媒体深入报道“黔系列”品牌文化、品牌故事,组织“黔系列”产品参加青洽会、广交会、酒博会、茶博会、民博会等,起到较好的宣传效果。积极融入省“黔系列”电商平台,上线运营黔茶、黔珍、黔绣等多款产品,推进“黔系列”品牌进商场、进机场、进车站、进景区等,推动“黔系列”产品“走出去”,不断扩大合作“朋友圈”。

  五是推动产业招商,强化合作共赢。2022年,在前期外出招商引资基础上,积极推动促成台江县人民政府与佛山市金雅福集团签订金银产业一期项目合作协议,规划建设年产能500吨的金银精炼项目,总投资2.5亿元,总产值预计可达2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