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模式,打造多元、特色的宣传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黎平县积极探索以“红色文化+非遗”的多元研学方式,让青少年在实践中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以沉浸式体验,助推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促进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0月31日,共青团黎平县委、黎平县少工委联合开展2024年“贵州希望工程升级版·壮苗计划”——“非遗与感恩”黎平县研学活动,来自黎平县城关六小、城关七小、城关八小、城关十一小学的50余名少先队员参加研学活动。
研学团一行首先前往黎平会议纪念馆瞻仰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聆听红色故事,了解了红军长征在黎平的光辉历史。随后,在高屯街道少寨村,踏过新、旧红军桥,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开展唱红歌,经典诗歌朗诵,捡拾沿途垃圾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们在徒步运动中,重温先辈们不畏困难、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学生们表示,将永远铭记先辈的崇高志愿,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体验课堂外的知识,此次研学活动还开展了非遗扎染、农耕劳作、烧火煮饭等传统特色的趣味性活动,孩子们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据了解,本次活动以易地搬迁社区及希望小学的学生为主,围绕丰富的红色文化、民族文化、非遗技艺等持续开展系列研学实践活动,以集体研学的方式走出校园,将“行走的课堂”办出了成效,为青少年提供爱国主义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