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网站 | 贵州省政府网站 | 个人中心| 无障碍| 关怀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动态
凯里曼洞村:聚焦发展让古老苗寨焕发生机
2023-12-28 17:29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凯里曼洞苗寨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这里民风古朴,文化底蕴丰厚,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纺织、刺绣、染布等精湛的民族手工艺。先后被列为“中国第三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国家级森林乡村”、贵州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村、“贵州省乡村旅游乙级村寨”、贵州省民族乡村振兴首批试点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曼洞苗寨依山而建,吊脚木楼,层层叠叠,梯形瓦顶,重檐交错,一项项民生工程如雨后春笋,家家户户推窗见绿、抬头赏景,庭院美,邻里亲,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美不胜收,神秘的古老村寨悄然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苗族同胞的脸上写满了灿烂的笑容,以他们特有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方式,与全市各族人民共同描绘和美乡村的精美画卷。

  2023年以来,凯里市紧紧围绕和美城乡“四大行动”工作重点,聚焦发力点,在曼洞村大力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财政衔接项目,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初步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目标,走出了一条繁荣发展的新路子,奏响了古老苗寨更好更快发展的壮美乐章,让这个古村寨焕发出无限生机。

  ——聚焦双向并进,助推乡村振兴。凯里市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原则,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补助资金项目为主导,整合乡村振兴、文旅、交通、农业、教育、卫健、文联、乡镇等多部门资金共同支持曼洞村提升打造,通过一体化规划、项目化运作、集成化示范实现“化学反应”,打造庭院美化提升工程、科普教育引领工程、民族文化引领工程及创意工坊引领等工程。目前,已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乡村振兴样板,在乡村振兴开新局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让乡村规划项目建设和品牌化运营实现衔接,并挖掘展示非遗文化、名人、民间故事等形成个性化差异化,使其在“村村文旅”背景下实现引流和项目的可持续绩效盈利。

  ——聚焦民族团结,实现繁荣发展。凯里市曼洞村充分利用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这一资源优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以及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和省、州关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示范试点建设的安排,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明确定位目标,将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与民族节庆活动相结合,促使宣传教育活动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在苗族村寨形成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同时将曼洞村发展与乡村振兴示范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相融合,致力打造成民族团结进步的典型示范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态教育基地已经初见成效。如今,曼洞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漫步穿行于曼洞苗寨,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团结和睦、繁荣发展喜人景象,处处呈现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改善、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聚焦特色发展,拓宽增收渠道。曼洞村是国家级3A景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黔东南州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是贵州东线著名的苗族风情旅游景点之一。曼洞村利用自身优势,突出农民增收这个核心目标,充分发挥特色产业辐射带动作用,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探索推行“康旅结合”“种劳结合”特色发展新模式,打造农业生态观光景区300多亩、研学基地150亩、乡村集市、康养体验中心、康养民宿等特色产业,盘活原有企业与曼洞鹿缘公司合作,引进研学机构在曼洞村打造农耕文化研学基地,振兴产业业态,每年有12万以上人次到村观光旅游。目前,曼洞农耕文化研学基地已运营,已开展研学活动3批次,参加人数2300余人。

  ——聚焦文化引领,焕发创业生机。曼洞村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群众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打造了“农耕文化的研学基地”“健康文化的体验中心”“苗侗文化的创意平台”。曼洞村依托民族文化底蕴丰厚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织锦技艺”资源优势,由传承人牵头,成立了“曼洞村织锦合作社”,通过旅行社、导游、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等渠道广泛宣传,吸引国内外以及黔东南周边、各学校大量订单,年收入最高可达20万元以上。现如今,曼洞村以民族文化引领,带动群众参与的民族团结示范创建、特色田园乡村和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的建设,初步形成大联动、多维度、立体式的大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