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网站 | 贵州省政府网站 | 个人中心| 无障碍| 关怀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动态
传统文化润童心 和谐之花香满园——凯里市幼儿园民族文化进校园纪实
2023-06-28 10:58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为引导幼儿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幼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幼儿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怀,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年来,在凯里市教育科技局和凯里市民宗局的关心和指导下,凯里市各幼儿园将民族歌舞、民风民俗、民族技艺等民族民间优秀文化与基础教育融为一体,积极探索民族地区幼儿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可行性的路径,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一是节日活动体验优秀传统文化。凯里市有150多个民族传统节日,素有“百节之乡”的称誉,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5.3%,悠久的民族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幼儿们了解民族传统节日的来历、活动内容和民风民俗,体验浓浓的节日味道,感受喜庆氛围,市第三幼儿园、第四幼儿园、第六幼儿园、第十一幼儿园、第十五幼儿园等分别开展了庆苗年、庆侗年活动,师生们身穿民族盛装融入到节日活动中。教师简要向幼儿们介绍节日的来历和民族风情,幼儿们享受水果、糯米饭、肉等丰盛的食物,跳起民族舞蹈,大家沉浸在一片祥和欢乐的氛围之中。在苗族姊妹节到来之际,市第四幼儿园假日广场分园、第十一幼儿园开展了苗族姊妹节体验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姊妹节的民间习俗,并通过动手梳妆打扮、穿戴新装、体验苗族拦门酒等环节,感受苗族姊妹节的文化内涵。旁海镇中心幼儿园、凯棠中心幼儿园还开展了“二月二喜迎龙抬头”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这些民族传统节日氛围浓厚,活动内容丰富,趣味性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们通过参与活动,亲身感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加深了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和理解。

  二是民族歌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歌舞具有通俗性、普及性、趣味性、观赏性与自娱自乐的特点,幼儿们生性好动,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强,民族歌舞很受他们喜欢。碧波镇中心幼儿园将畲族粑槽舞引入文体课进行教学,市第三幼儿园丰球黔城分园、第四幼儿假日广场分园、第七幼儿园、第十一幼儿园分别开展了“踩歌堂”“民族服饰走秀”“斗牛”、苗歌和侗歌传唱、跳民族舞等系列活动。多彩民族服饰,富有节奏的畲族粑槽舞,奔放的苗族木鼓舞、动听的苗族飞歌、悠扬婉转的侗歌让幼儿在欣赏的同时,对极具代表性的黔东南歌舞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各民族人民的智慧,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不断增强。

  三是民间游戏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游戏是幼儿生活的载体,民间游戏能让幼儿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在轻松愉快的游戏过程中认识、了解和学习民族文化。市第三幼儿园未来城分园、第四幼儿园等根据省级课题《探索教师在民族区域活动中支持幼儿自主游戏的策略》,将自主游戏理念运用到民族课程实践中,初步形成具有指导性、操作性、推广性的课程体系。教师通过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对民间游戏玩法进行多样化创新,将游戏融入到拔河、编花篮、抬花轿、踩高跷等文体活动之中,寓教于乐,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学会合作、交往与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会主动融入社会。

  四是环境创设浸润优秀传统文化。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重要的教育途径。各幼儿园在环境创设过程中,充分利用班级楼道、走廊、墙壁、活动区域等空间,依托民族文化传承主题与幼儿园特色文化资源,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创设了一幅幅富有情趣、立体多样的画面,让幼儿们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博,让幼儿们身在其境,感受到美的熏陶。此外,一些幼儿园还创设了民族一条街、美工室、美食厨坊、刺绣坊、蜡染坊等活动区域。

  五是手工体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凯棠镇中心幼儿园把凯棠苗族刺绣、银饰、服饰、剪纸等传统手工技艺融入教学活动之中,幼儿们通过动手制作,不仅自由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手、脚和眼睛的综合协调能力也得到锻炼,从而培养了他们做事耐心和细心的良好品质。下司镇中心幼儿园将扎染引进课堂,通过教师染前准备、捆扎染色、染后效果等内容的教学,让幼儿们亲身了解扎染的整个流程,近距离感受扎染手工技艺所带来的美感和乐趣,启发他们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幼儿们通过实际操作,操作能力不断增强。

  通过上述探索和实践,各幼儿园幼儿们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养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师生之间、幼儿之间关系和睦融洽,一朵朵文明和谐之花竞相开放。